查看原文
其他

谁动了我的大脑?深度剖析我的病因 || 渡过

小橙子Dorothy 渡过 2022-06-06

作者按:


我患病多年,很多患友问过我:你条件这么优越,到底为啥会得这种病啊?


这篇我就来写写,究竟谁动了我的大脑。


其实我对这个疾病的认识是渐进的。从刚开始认为是自己性格,心态有缺陷,到后来慢慢发现事情远非那么简单。前几篇我都写得比较“学术”,可能有不少人会有质疑,人又不是机器,心理问题总不能全归咎于生理原因,靠药物解决吧?


的确,心理疾病的成因是非常复杂的,现在动不动有人怀疑自己是不是“中招了”,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个病的“门槛”是比较高的,不是你想得就能得上的,比如同样是面对压力,遭遇挫折,有的人就一蹶不振抑郁绝望,有的人则一路高歌愈挫愈勇,必须看到并承认这个个体差异性。


关于这个病的成因,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基因、性格、家庭、环境。 



基因

我有不算很重的阳性家族史,亲属里有更年期、老年期抑郁的,发病时年龄比较大,病情不算很重,治疗效果也都还算好。目前不论是医学界的共识,还是我观察到的例子,都证实精神类障碍是有较强的基因基础的。我身边不乏家族史严重的病友,甚至往上追溯,长辈中有多人出现过自杀、自残行为,而这种现象越多,后代表现出来的症状越是复杂严重,比如发病年龄小,混合相,伴随精神分裂症状等。也有一些患者没有家族史,而实际上很多人的亲属没有发病但存在易感体质。

有国外研究认为,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患病概率大约在10%(正常人大约1%),也有的说高达25%。而父母双方都患病,这个概率可能高达50%以上(数字没有定论,大家看一下就好)。1928~1977年国外10位学者进行的一项统计表明,同卵双生子(基因完全一样)232对中有155对同患抑郁症病,同病一致率为66.8%;异卵双生子435对中有68对同患抑郁症,同病一致率15.6%。可见,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另一项研究是统计寄养在不同的家庭中的同卵双生子,最后发现共病率还是高达60%以上,这说明即便后天条件不同,基因对发病还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提到的几个因素中,基因是外力最无法干预的,我觉得从根源上解决就是要优生优育,夫妻双方都有精神疾病或者家族史的话,最好不要考虑生育。我看过一个纪录片叫《Boy interrupted》,讲一个男孩从5岁开始就有自杀冲动,后来诊断双相,吃药,停药,15岁时自杀成功。他父母是制片人,所以把整个历程拍摄下来了,他们两人都有阳性家族史,男孩的叔叔也是自杀身亡的。

并且,精神疾病的遗传基因是多样化的,目前也无法像很多遗传病一样,通过PGS等方式筛查出来。当然你可以说,孩子病了,大不了治疗啊。关键问题是,这个病有低龄化的趋势,而青少年心智发育还不健全,医从性比较差,病情一般也比较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出于这点考虑,家族史比较严重,尤其是双方均有家族史的患者,要孩子还是尽量慎重,权衡利弊再做决定。


性格

可能大家都经历过一个场景,许久未见的一个旧友,不论容貌变得多么沧桑,阅历把他锻造得多么老成,我们还是感慨道:你真是一点没变!这里说的就是性格。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先天决定的,我们当过家长的应该知道,即便是很小的宝宝,凑在一起时已经表现出非常不同的性格特征,有的奔放有的含蓄,有的强势有的随和,当然,长期来看,性格的塑造必定也是有后天参与的。

情感障碍绝大部分是抑郁起病,且整个病程中抑郁期占比更长,所以我分析一下容易抑郁的人都有哪些特征(后续药物激发或病情震荡表现出“判若两人”的躁狂症状,不在讨论范围)。我认识的病友,包括我自己,有几点共性非常明显,即:追求完美、利他主义、自省精神!看上去都是阳光向上的词条,其实每个都是压倒自己的一座大山!

先说追求完美,熟悉我的老师、同学应该都了解我从小要强,凡事都要做到最好,不仅成绩要比别人好,各方面能力都要比别人强(而且坚信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如果达不到自己的目标就会产生巨大的心里落差,进而沮丧不已。现在看来,我认为这并不是单纯的上进心理,而是带有偏激的强迫症状,同时也是一种价值观狭隘的体现,只有强于别人才能证明自己,一切以结果为导向,忽略了过程中的风景;

再说利他主义,患者大都比较善良,凡事都想讨好、迎合别人,不懂拒绝,但这种“舍我利他”,绝对不仅仅是单纯的助人为乐,而带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贬低色彩。我觉得人最成熟的一种处世态度就是不卑不亢,唯唯诺诺和颐指气使都是偏激不可取的表现,而易感人群的这种过分揣摩他人脸色、在意外界评价的行事风格,实际应该源于他们安全感与自信心的缺失。

最后是自省精神,我们管这叫向内归因,事情都喜欢往自己身上怪罪。一般来说,霸道强势的人比较容易活得自我,不被外界左右情绪,他们喜欢向外归因,经常觉得自己有理,错在别人,而有抑郁特质的人遇到事情喜欢条件反射地从自己的角度找问题,甚至经常有种愧对别人的感觉,容易陷入自责,发病期间更会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自我评价极低,完全脱离客观实际,这种病态心理其实也是对平日思维习惯的一种放大。

这里我插一个自己的观点。现在有种主流的心理疗法叫“认知疗法”,它的主旨是什么呢?就是找出自己的错误认知并加以纠正,那么问题来了,且不说定义认识、矫正认识是否合理,我们发病的因之正是拼命自省、自我贬低吗?认知疗法还要加重我们自责感,给我们带上一个“过错方”的帽子,这不是雪上加霜吗?这种疗法,我经历过,但可,甚至觉得会适得其反。后面的文章我会详细讲


那么不扭转认知,怎么摆脱性格因素带来的潜在风险呢?我认为,性格绝对不是依靠粗暴的干涉去强行改造的,阅历尤其是切肤之痛才是最好的教科书。现在的我,对名利云淡风轻,对人际释然豁达,爱世界,也爱自己,这大都是曲折的治病之路教会我的,没有捷径。至于容易紧张、不喜社交这些无关痛痒的性格特点,我压根不想去改变、迎合,因为它们半点都不会影响到我的幸福感和人生价值。人能做的,更多应该是接纳,而不是反省。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先好好欣赏自己,才能达到内心真正的平衡与强大。


家庭

有句俗话叫“三岁看老”,虽然有些夸张,但反映了一个意思,就是人的很多东西在儿时就已经形成,并且对他的一生造成了重大影响。那三岁前我们连学都没上过,更不要提接触社会了,除了基因,影响我们的基本只有原生家庭了。

家庭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包括父母关系是否和睦,是否给了孩子足够的关爱,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理念等等。有人说这个病的是因为缺爱,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至少在我的个案上,这个观点绝对不成立,我父母感情融洽,对我更是倾注了全部的爱,只是他们年轻时工作比较繁忙,所以我2岁的时候就被送进了全托,一周才回家一次,另外记忆中还有一些被锁在家里眼巴巴望着楼下盼他们回家的模糊片段。

除此以外,“嫌疑”最大的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我爸妈对我是什么样的教育风格呢?首先他们认为,孩子的“优势”是理所应当的,不值得被大张旗鼓地肯定认可,而“缺陷”则需要反复强调并加以弥补,其次,成功路上需要具备固定的一些元素,比如社交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而忽略了个体差异。

相比之下,我举个我老公的例子,他的性格比我还要内向,但是我公婆除了无微不至地关注他的吃喝拉撒,其他方面可谓“无欲无求”,所以虽然可能错失了把他培养得“更上一层楼”的机会,但他并未像我一样对自己的“缺陷”惊慌失措,而是非常平和地面对这个世界,非常客观地接纳自己。当然,没有致病基因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从小个性比较内敛,会比其他小朋友胆怯敏感一些,如果父母能更多尊重我的个性特点,对我的心理发育可能会起到更加积极的影响,而频繁暴露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则可能加深这种自卑与恐惧,和锻炼能力的初衷背道而驰。但我在这不愿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控诉”,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所能,是负责称职的家长。

当然,原生家庭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奥普拉是私生女、平民窟长大、童年被母亲虐待,被亲戚性侵,之后却自强不息成了脱口秀女王,朗朗在他爸“惨无人道”的高压魔鬼式教育下,不也没崩溃抑郁,反而成了钢琴大师么?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所以,外因作用于什么“胚子”上,才会结出什么果实。但是反过来说,假如这个“胚子”本身是比较柔弱易感的,那么家庭、教育更多地去顺应个性特点,不一味苛求,因材施教,呵护鼓励的同时为孩子做好心理建设,是不是能大大提升孩子今后的抗压能力和幸福体验呢?我认为还是有可能的。


环境

最后说到变数最大的一个环节,一般也是压倒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环境因素,诱因或者刺激,也叫外源性因素。需要说明的是,外源性因素在发病初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但随着复发次数增多,发挥的作用便逐渐减弱,因为发病越久,机体越陷入一种“自动触发”的生理性循环当中,内在因素占绝对主导,越往后越可能莫名其妙复发。因此这里我说的主要是首次发病的诱因。

我的发病诱因是什么呢?硬要说的话可能还是现实落差吧。我读研时上的是国内最顶级的一所学校,过去觉得自己死读书还可以,后来上了研究生的学校,可不得了了,身边大神不仅仅是学术能力强,人家都是全能型选手啊,学校也比较重视实践能力,而这正是自己欠缺的。翻看当时给妈妈的邮件,无一例外全是与别人相比的沮丧和超越他人的雄心壮志,久而久之,在前面提到的“追求完美”和“喜欢自省”两大标签的影响下,自己心态开始失衡,慢慢陷入抑郁。

说到这里,我不免又想跟前面的因素关联起来,比如我的原生家庭假如从小对我要求没那么高,而提前告诉我,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快乐比功利更重要,同时也能让我认识到,自己身上是有闪光点的,成功的定义不止一种,生活的方式丰富多彩,是不是我在面对困境的时候心态会更加端正,不至扭曲到动摇了自己健康的根基呢?或多或少应该是有影响的,但比例不好说,我也不想再去追究。

此外补充一下,我的抑郁情绪可以追溯至幼儿园,后来小学中学本科,包括发病前的研一,一路都如影随形,但基本都能自行缓解,有时来去都莫名其妙,又像是心理原因,又像是生理波动,现在看来其实已经有了“双相”的影子。而研一暑假首次彻底大爆发,并没有什么特别具体的事件,到底是外源性的干扰,还是早就埋在土壤中滋生,没有确切证据,不得而知。


以上几个因素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来看。比如我们可能会发现,现代社会情绪病越来越多了,为什么没听说过原始社会、古代有这么多抑郁症呢?一个因素可能是医学的进步让我们更容易对疾病进行甄别,信息的便利性更容易传播对于疾病的报道。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竞争压力肯定也是一个重要推手,增加了易感人群的发病风险。


很多人问我,这个病带给你什么?其实,灾难就是灾难,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它只是大千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而已,好比绝症、地震、战争,人们从“灾难”中寻找收获,寻找温情,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罢了,我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深以为然:“‘上苍选择了你’这种宗教感悟式姿态是很多人受难后的唯一出路—至少我接受了现实,才能趟出一条生路来。但‘苦难都是财富’那一套,还是算了吧“。


既然这样,今天还写这些干嘛呢?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何必还去追溯它呢?我认为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几点,首先我想基于自己这十几年来的切身经验为精神类疾病“正名”,如果能让更多人看到,可能有利于提升大众认知,进而改善患者社会处境;其次,它能抚慰一部分人,为什么我病了别人没病,今天我可以告诉你,不用自责,原因是多方面的,既然已经发生,就努力治病,过好今后的生活;此外,对于下一代,我们可以注意教育方式,尽量为他们建立适宜的环境,以自己为鉴,避免悲剧重演。



本文转自公众号:小橙子的精神健康频道 (ID:dorothytoffy)


作者过往文章:


双相13年,说说我吃过的那些药 

 9年发作8次,一位双相患者如何看待疾病

【镜鉴双相路】之一:从童年到读研,一步步陷入抑郁 

【镜鉴双相路】之二:2007年9月,第一次发作,戏剧性转相

【镜鉴双相路】之三:2008年3月,第二次转相,再次停药

【镜鉴双相路】之四:2008年9月,第三次发作,轻躁延续

【镜鉴双相路】之五:2011年5月,第四次发作,尝试换药

【镜鉴双相路】之六:2011年5月,带药复发,慢性迁延 

【镜鉴双相路】之七:2012年5月,第六次发作,尝试各种药物组合 

【镜鉴双相路】之八:2014年6月,第七次发作,自省自知 

【镜鉴双相路】之九:2015年4月,第八次发作,走马灯换药,终现生机 

【镜鉴双相路】之十:规范求治,长期坚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